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科研成果

共筑清水梦——构建数字生态文明新生活

发布者:李景波  时间:2024-03-21 10:41:13  浏览:

【简介】广州市密集的河网加上1500万人口的密集分布,让治水护水成为一件难事。要维护水环境的“长制久清”,仅依靠官方河长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广泛调动治水力量。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通过构建“知水、治水乐水”体系,打造“共筑清水梦”文化品牌,并利用数据手段全方位多途径地发动群众参与,以“共筑清水梦”公众号和小程序两个线上治水平台开启公众治水信息化时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面排查、及时反馈。同时,建立起面向公众的激励机制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解决公众参与知识不足、参与渠道不足、参与乐趣不足的问题有效调动公众参与治水的积极性,民间河长队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此外,线上与线下双线并行的各种恒常化治水活动的展开,推动全民治水常态化,公众参与不断走深向实。目前各类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全面落实,全市各中小学积极组建民间小河长团队,各治水驿站逐步落成并辐射周边社区持续开展常态化治水活动,广州民间河长数量从1000余名增长至1.3万名。市河长办指导支持的“共筑清水梦乐行驷马涌”恒常巡河活动已经持续开展十年时间,市河长办推动的“共筑清水梦龙舟文化行”活动充分激发广州市龙舟文化,以文化带动治水,得到全市各地的积极响应。在此期间,广州市民间河长发展取得不少成果,如民间河长苏志均入选第一届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汇龙小学校长梁丽珠入选第二届“最美河湖卫士”最美巾帼河湖卫士,民间河长郭露丝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被推选为2023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系列举措提高了公众参与治水的热情,促进了治水共同体的组建,逐渐形成了政府履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全民治水格局,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范本。

【关键词】公众治水;信息化;政企合作;生态环境;智慧城市;

【来源】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

【作者】李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