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学术动态

燕继荣所长参加公益直播课 《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发布者:  时间:2020-04-24 12:16:13  浏览:


4月22日晚8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层教育中心开设网络公益系列讲座“政道学堂”,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燕继荣教授以《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题,作首讲直播课。本次课程由高层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李延国老师主持,吸引了近2.5万观众在线收看。

直播课由燕继荣所长主讲,李延国老师主持

本次课程围绕“如何评价中国制度”、“‘疫考’考得怎么样”、“需要弥补的短板”三个问题展开讨论。首先,燕所长认为,国家运行应具备两个基本能力,即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两者的关系应相互平衡。而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治理能力,都离不开良好的制度支撑和合理的政策匹配。中国治理的优势在于集中性、协调性、连续性和高效性,这四个方面的优势应归功于三项重要制度保障:一是土地、森林、矿山、油田、海洋等主要资源国家所有以及多种所有制下经济主体市场化竞争的经济体制;二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政治体制;三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和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良好的治理体系不仅应该满足日常的需求,更应该经得起危机时刻的考验。本次疫情就是一次全世界范围的大考,考的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政体、党派对突发危机的应对能力以及危机之下恢复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优良成绩的取得,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布局、治理体系的良好运转、政府、社会、公民多方主体的合力效应。我国目前的抗“疫”工作展现了中国制度集中性和协调性的优势,但仍然需要面对三大考题——“如何防控疫情扩散”、“如何战胜病毒”、“如何恢复经济”。这场疫情全球大考不应只关注竞争,更应该关注合作。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该倡导建立全球沟通的防疫机制和对付病毒、稳定经济的合作机制,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疫情大考也考出了我们的直观问题和短板。一是一线医疗人员的警示信息未被及时重视,未来应建立制度性的安排,及时将一线预警信息转化成公共决策议题。二是部门性的应急预案成效不大,未来应打破行业界限,形成事件性应急预案以供一线决策者参考。三是地方政府开始对危机严重性估计不足,导致应对能力跟不上事态发展速度。四是物理准备不足,物资储备不够。五是一线医护人员、隔离区工作人员、心理疏导团队、以及基层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储备不足。六是信息发布渠道不统一、信息舆论管理不及时。七是社会救助机构力量调动不充分。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做深入思考:第一,疫情管控应纳入国家直接管理的范畴,不适合实行属地化管理。第二,危机管理设立“专业守门员”制度,明确职责,并赋予其向最高权力机关报告的通道。第三,制定成本核算和责任分担制度,有利于提升国家凝聚力。第四,提高物资生产的战略储备。第五,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治理体系,丰富城市建筑功能。第六,全面提升基层的治理能力。

最后燕所长对现场提问做出回应,课程在友好热烈的交流中结束,不少来自海内外的听友以文字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收获。

近2.5万听友们积极热烈地在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