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学术动态

会议综述 | 北大政治思想论坛“现代政治的概念缘起”

发布者:  时间:2022-07-17 07:38:37  浏览:

7月16日,由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政治思想论坛“现代政治的概念缘起”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打造了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史研究学术盛宴,近30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一共分为五个单元,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段德敏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庞亮共同主持。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古今之变视野下的现代政治”,由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党成孝为本单元作评议。

巴黎西岱大学谢清露以《卢梭对古典政治的考察》为题作报告。她指出卢梭的独特之处在于古典政治在其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理解古典在其思想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卢梭的思想。通过分析“公民”“祖国”“德性”等关键概念,她还原了卢梭对斯巴达与罗马的考察,勾勒出了卢梭对古典共同体的反思。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孙宇辰以《休谟的现代政治观》为题作报告。他简要梳理了休谟研究的学术史,思考了休谟对“现代政治”概念的贡献。休谟认为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在于欧洲国家体系,而这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层面,商业的扩张和法治等原则保障了个人自由;在国际层面,现代政治的目标不再是荣耀而是权力平衡。孙宇辰认为这种稳定、宽和的现代国家体系使现代人更加自由和幸福。

巴黎第八大学陈灿普以《卢梭的财产悖论:私有财产权与现代政治的困境》为题作报告。基于《二论》和《论政治经济学》,陈灿普认为卢梭对私有财产的论述呈现出一些矛盾,缺乏系统的财产理论。在卢梭看来,财产权不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自然权利。陈灿普指出在卢梭思想中,劳动的社会分工、人类私有财产观念的根源在于“自尊”(amour propre)这个感情动力,其本质就倾向于不平等。这并不是一个稳固的社会根基,构成了现代政治的困境。卢梭提出的培育公民和防止政府蜕化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克服人性中的败坏倾向,还需要一个更具容纳性的解释方案。

论坛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现代政治中的人与自然”,由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曹钦为本单元作评议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夏尔凡以《霍布斯论作为品行的自然法与现代幸福》为题作报告。他将霍布斯保存自己的自然权利奠基于人性的“幸福”,同时认为霍布斯自然法所述的“品行”(manners/mores)是理性和激情的结果,创造和维持了和平状态,人们可以在其中得到“幸福”。这是霍布斯的道德革命。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欧阳火亮以《激情还是理性——霍布斯的新政治科学》为题作报告。他表示,语言(修辞)只是工具和表象,不能作为霍布斯“新政治科学”的基础;相反,重新定义过的理性和激情才是新政治科学的基础。霍布斯的新政治科学奠基于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霍布斯试图以此建构出具有确定性的政治秩序。

论坛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的主题为“主权与现代政治”,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段德敏为本单元作评议。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小雨以《借得的坚固——论博丹主权学说的困难及其双重构成》为题作报告。通过细致的分析,她指出:博丹在规范意义上肯定了两种主权形态,一种凌驾于共同体,一种和共同体处于“约”之中。她讨论了塔克(Richard Tuck)对“主权的两个身体”做出的宪政主义诠释,并对主权与政府(职官)的共存关系作了探讨。

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庞亮以《霍布斯与卢梭论主权与政府的分离》为题作报告。庞亮指出:主权的建立是一个法权的行为,是权利(right)的集中,并需要某些主体来实行其法律。因此国家职能分为权利的创立(主权)和实行(政府)两个部分,这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意义。他基于文本探讨了霍布斯和卢梭对主权和政府相互关系的论述。

论坛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帝国论——现代政治的‘内与外’”。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霍伟岸为本单元作评议。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李海默以《柏克论诺曼征服》为题作报告。李海默分析了柏克对诺曼征服的态度,他认为柏克并不十分否定诺曼征服,反而将其置于他反复强调的“逝去者,当代者和未来者间的有机生命联结”的保守主义框架当中,并纳入英国政治史。柏克在此问题上的宽容也和其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同情有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欣以《保守主义者的帝国时刻柏:柏克论西印度群岛的大英帝国与奴隶制》为题作报告。她主要关注柏克对西印度群岛奴隶治理和贸易的论述。基于奥尼尔(Daniel I. O’ Neill)的研究,朱欣从“东方主义”(Orientalism)和“装饰主义”(Ornamentalism)两个视角分析了柏克在帝国问题上一以贯之的思维。她认为柏克捍卫帝国的逻辑是自由的而非保守的,其也更多出于政治层面的“国家理由”为大英帝国进行辩护。

佛罗里达大学王湲鑫以《洛克论家庭与殖民主义:自由主体及其疑难》为题作报告。通过考察洛克在家庭和殖民帝国问题上的论述,他认为家庭内部的父权制结构和帝国的殖民主义表明,洛克理论中表面上具有自然权利和理性的个体并不平等,其自由主体(liberal individuality)概念具有潜在的排他与支配性意涵。

论坛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的主题为“作为比较政治学的政治思想研究”,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葛耘娜为本单元作评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旭以《孟德斯鸠的比较政治学》为题作报告。通过文本分析,他指出,比较的方法在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孟德斯鸠的政治分析结合了对制度的考察和对情感和精神的分析,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政体的平等比较,孟德斯鸠展开了对关键议题和良善政治的思考。因此,他应被视为比较政治学的最早开拓者之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潘丹以《孟德斯鸠的文明史观》为题作报告。她认为孟德斯鸠笔下的历史书写蕴含了某种文明比较的视域。通过分析《英国宪制》和《波斯人信札》文本以及英国、波斯、法国的政治史,潘丹表示,自由价值与全体福利的协调、文明社会的多元性构成了孟德斯鸠文明史观缺一不可的两个维度。

论坛第五单元

论坛最后,由主办方代表段德敏作闭会总结。他表示,各位学者做了极高水平的发言,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希望以后可以与各位学者进行更深入地交流。他指出,政治思想史所研究思考的是政治体制背后的观念问题,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身、理解普遍问题的一种方式,因此政治思想史研究也是一种“比较政治学”。本次论坛主要涉及近代欧洲对关键的政治概念之辨析及其和“现代政治”之间的关系,只有批判性地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坚持自己的道路。同时段德敏也对国内政治思想研究的未来作了积极展望。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完满收官。

会议截屏

供稿|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