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全球政治格局中,美国政治思潮的演变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其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更是为这一演变注入了新的变量,使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2024年12月4日晚,主题为“冰山之下:特朗普2.0时代美国政治思潮的图谱与走向”的讲座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505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庞金友主讲,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公共治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德敏主持。

庞金友教授强调,我们要把美国放置于整个时代框架内去理解。当今时代是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涵盖了民主化、市场化、全球化、个人化、技术化等多维度变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美国遭遇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国际上,新兴经济体崛起,美国单极格局解体,贸易体系重组;国内经济不平等加剧,政治极化、民粹主义、身份政治等问题突出,文化层面也陷入多元文化困境,传统观念与新兴观念激烈碰撞,信息技术发展带来数字巨头垄断等新问题。
美国的政治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代美国政治思潮主要分为进步(自由)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阵营。进步主义阵营中,放纵的个人主义导致个人价值过度神化,损害集体利益与自由本身;后物质主义兴起,民众价值观转向非物质追求;技术主义下数字巨头垄断数据,影响政治话语权与社会思想。传统保守主义阵营方面,保守主义反思自由主义问题,但派别林立;民粹主义影响政坛,关注弱势群体却也撕裂政治共识;身份主义冲击公民政治,引发族群冲突与社会分裂;反智主义蔑视知识与知识分子,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庞金友教授进一步指出,与以往保守主义所处的时代相比,特朗普时代保守主义的形势更严峻,需要解决的关键议题更复杂,包括经济不平等、政治极化、文化冲突、观念分歧及技术带来的挑战,等等。特朗普主义追求美国利益至上,手段激进,虽与传统保守主义不同,但也面临诸多困境,如时代课题新、政治逻辑变、民众怨恨心理重、核心领导层形象争议大及与批评者观念冲突深等。特朗普主义能走多远,终将由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观念等诸多因素合力决定。但是,特朗普主义作为美国保守政治的特殊形式,必定深刻且持久地影响美国政治尤其是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走向和趋势。
未来美国政治思潮的总体趋势方面,进步主义思潮将遭到顽强阻击,激进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扩张与泛滥的趋势将有所减缓;传统(保守)主义思潮将土气高涨,关于纠偏与常识的共识将进一步巩固。具体表现为世界主义与全球主义将被狭义解释;极端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和权利主义将被反思和解构;多元文化主义将遭遇寒冬;保守主义进一步分裂,民粹-民族-保守主义将迎来新的春天;左翼民粹主义的愤怒将减弱,但右翼民粹主义的分化将更为明显;民粹主义与反智主义将进一步合流;身份主义与部落主义将进一步强化;种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将进一步抬头。民粹-保守主义虽终极价值不变,但面临思想之争、文化革命、极化政治与社会撕裂等问题,且撕裂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美国政治思潮的演变不仅是其国内社会矛盾和政治博弈的结果,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政治思潮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政治发展趋势的重要案例,有助于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思潮的动态,加强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共同推动全球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本次学术讲座为我们深入理解特朗2.0时代美国政治思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启示。最后,庞金友教授与听众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