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学术动态

【北大公共治理沙龙】央地互动与农村改革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  时间:2022-04-20 14:07:19  浏览:

2022年4月15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支持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团队在中关新园召开“央地互动与农村改革” 学术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特聘教授赵树凯做了题为《多元权力下的政策竞争:关于1980年代农村改革的新解析》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赵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刘颜俊、马啸、曾渝、刘宇辰、罗薇以及部分学生参与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长东长聘副教授主持。

赵树凯教授作学术报告

赵树凯指出该报告是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高层决策过程的新研究,致力于建立这场改革发生的分析框架。文章以决策过程为核心,从中央-地方关系多重演化、执行部门角色政治转化、高层政治系统结构分化等方面展开考察,探讨改革发生的政治逻辑。报告认为,中国农村改革是政治形势演变而成,是多种政治力量在特定情形下互动交织的结果。这种特定政治情形就是,多元化的权力格局形成了新的政治空间,在新的政治空间中政策竞争得以充分展开,从而奠定农村改革大局。

受到斯考切波的启发,赵树凯认为80年代的农村改革并非被“制造”的,而是“发生的”,其过程是农民、基层干部、地方政府与中央领导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互动,而由此呈现的多元化权力格局,形成了新的政治空间,使得各地的政策竞争得以开展,并最终奠定了农村改革大局。

与之前解读不同的是,赵树凯认为,从1978年-1981年,“包产到户”更多地被视为当时经济形势下的权宜之计。然而,随着“包干”政策在地方的开展及其对既有农村体制的突破,使原先在农村政策上达成的共识发生了分歧。由于这一时期中央在权力格局上呈现多元化,因而在1980年-1981年间,中央并未形成定性。由于不同高层在不同场合的讲话里对“包产到户”的态度不同,政策层面的分歧开始扩大。正是在这种“悬而未决”的时刻,高层的意见分歧强化了地方政策上的自主性,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政策竞争,也最终促成了改革的继续与巩固。

赵树凯认为,还有两个因素对改革大局最终的奠基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第一,当政策共识被突破,高层未形成统一决断时,权威媒体与智囊机构等执行部门的角色出现了转化。首先,由于高层与基层同时出现分歧,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原先作为职能机构的媒体开始具备了自主性,其能够对领导人的不同表态进行自主选择,并主导全国层面农村改革的宣传风向。其次,当高层意见分歧很大时,智囊机构开始从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第二,除了权威媒体与智囊机构的作用,农村改革成为一场政策革命的关键还在于80年代政治生态结构性的多元化,这使得这一时期高层围绕地方政策试验,得以公开地及多样性的对不同的主张进行争论,从而奠定了改革的大局。

针对赵树凯的报告,与会学者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张长东认为在80年代,当高层无法就改革的方向提供统一指引时,媒体与智囊的专业主义精神得以脱离原有的限制并充分表现出来,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宇辰提出,除了农村改革,可以探讨将多元权力结构视为整个中国改革的根源,并以此来解释城市与其它领域的变革。罗薇则对多元权力结构提出疑问,讨论其能促成改革的发生却不至于引发政治的不稳定的原因,认为这一时期的“政策竞争”应当理解为明确的竞争抑或是模糊的竞争。马啸针对多元权力结构,提出界定当时在农村改革中持不同意见的高层群体的范畴和因素及其原因。

最后,张长东做总结发言,他对赵树凯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赵树凯教授分享的许多全新的观点与信息弥补了包括适应性非正式制度等在内的诸多已有理论的不足,为该领域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