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学术动态

【北大公共治理讲座】叶颖 | 反启蒙者沃格林

发布者:  时间:2023-11-04 08:37:41  浏览:

2023年11月2日晚,由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主办的北大公共治理讲座在政管506教室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政治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叶颖受邀围绕主题“反启蒙者沃格林”发表学术演讲,讲座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德敏主持。

首先,叶颖老师介绍了沃格林的生平与著作,并对他的思想进行简介。他指出,在沃格林的思想中存在两次重要的转折:从“观念史”到“秩序史”、从“线性历史观”到“网状、奥秘历史观”,都指向一个主题——寻求秩序。

接下来,叶颖老师比较了康德以来的启蒙主义的“thymos (激情、血气)、自由、历史的终点”与“反启蒙”的沃格林的“nous (努斯)、节制与狂热、体认历史之为奥秘”等观点差异。沃格林认为,身处现代的常人,依然是心灵封闭的,但并非科学本身造成心灵的封闭,而是科学在普及的过程中发生的畸变造成了这种封闭。首先,为了因应对人之主体性的强调,启蒙对科学设置了“对形而上学的禁忌”,这直接导致了科学在现代社会的畸变;其次,为了弘扬人本主义(humanism)的立场,启蒙对人的欲望、激情进行了正当化论证,这助长了现代人对发生畸变之后的“科学”的接受,妨碍了现代人对本来意义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科学的认同。 进而,我们可以从沃格林的视角,重思“自由”与“进步”。哲学生活有其自由与不自由,一方面,哲人在多种意义上是自由的,但是就其被arche所牵引、推动而言,哲人并不自由,而且还很享受这种不自由。追求自由的人面临着由个体有限性而命定的虚无前景,对抗方式是对“历史的意义”的建构。沃格林对“历史的意义”的拒斥,取而代之的思考对象是“在历史中的意义”。

最后,叶颖老师总结道,对于反启蒙者,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冠之以反理性主义之名,正如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视启蒙者为理性主义者一样。但是,沃格林的反启蒙思想对这种惯常思维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因为他在批评启蒙者诸多观点的同时,又在倡导对某种“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的回归与坚持。沃格林所关心的问题不是理性的定义之争,而在于“我们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样一个事关生存真理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叶颖老师就参会师生的提问进行回应,并展开热烈讨论。参会人员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深入了解了沃格林作为“反启蒙者”的一面,为未来学习和研究开拓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