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政治极化”的学术讲座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7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祁玲玲老师主讲,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颜俊老师主持。该讲座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行为导论》课程、北京大学比较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健康治理”团队学术活动的一部分,40余位来自各院系的师生到场参与。

主讲人祁玲玲
讲座围绕政治极化的测量、表现、成因和后果,深入讨论了当前全球各区域民主变迁的最新动向。祁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政治极化概念的辨析与测量。极化概念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萨托利对欧洲多党制“极化多元主义”的论述,并在政治主体和议题领域两个维度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祁老师指出,目前学界对政治极化概念最常见的界定是政党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极化。按照政治精英与大众、美国政治与比较政治的划分,祁老师进一步对现有的政治极化测量方法做出梳理,并介绍了相关数据库资源的特点与使用建议。
随后,祁老师对既有的关于政治极化成因的研究进行回顾,从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社会群体因素、制度性因素、媒体因素和外部威胁五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评述。根据既有文献,政治极化对民主运行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即政治极化可能有助于明确政党责任,进而促进民主问责,并增强选举动员和政党内部团结;但同时也有可能导致政治不妥协、政府停摆和民主倒退等后果。
祁老师进而结合自己的多项实证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政治极化现象在美国、欧洲和东亚地区的复杂动态,也对与之相关的政治正确、政治妥协、激进右翼政党崛起等现象进行了反思。最后,祁老师从概念辨析、理论建构与方法论层面总结既有研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并鼓励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挖掘相关议题。

现场交流提问
讲座的交流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在场学生踊跃提问,问题涉及相关的实证研究设计、政治极化的解决方法等,祁老师进行了细致解答。本次讲座增进了同学们对政治极化这一重要的政治学议题的理解,祁老师的个人研究分享也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对有关议题的探索热情。

到场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