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科研成果

咨政报告

周强:提升我国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发布者:  时间:2020-09-14 13:58:40  浏览:

2020年初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爆发,毋庸讳言的是,湖北省及武汉市的各级地方政府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应对不力,顾此失彼,出现了重大的纰漏,好在后来在中央的强力介入及全国各省的大力协助之下,疫情防控工作才慢慢进入正轨。但在很多地方由于处置不力和启动的太晚,丧失了许多的先机,以至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和物质上的损失,令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我们可以为湖北省及武汉市的相关管理部门辩解,说此次疫情是多年不遇的罕见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的准备总会有不足之处。然而我们还是可以从这次突发事件看到相关部门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暴露出来的能力方面的短板。

首先,如果有人一概而论地说湖北省及武汉市的地方领导层没有能力,恐怕有失公允。恰恰在疫情将以燎原之势爆发之时,1月12日发布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在2019年增长7.8%左右,且连续三年保持稳定,湖北省2019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武汉市在2019年也已发展成为了一个人口超千万,GDP突破1.6万亿的超级城市。这些经济发展的靓丽表现客观地表明,湖北省及武汉市的领导层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是相当有能力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能力与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并非完全一致。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以及种种应对不力的表现,充分反映了当地领导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的缺失。

我们之所以称一个事件为重大突发事件,意味着这种事件是平时很难想象会发生的罕见事件。但正是因为此类事件极为罕见,如果一旦出现,通常会令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措手不及,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也正因为其罕见,使得基于重复和练习的能力建设无从谈起,并使得主管单位无法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有足够的经验来从容应对。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希望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以使主管单位有足够多的机会练手从而形成能力。那么,一边是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令人痛心疾首的巨大损失,另一边是重大突发事件的罕见性使得应对能力及应对经验无法形成,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在这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适当的平衡?

因此,对于提升我国处置重大突发安全事件,包括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我有如下的对策建议:在特定的领域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压力测试。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压力测试理解为管理部门为自身或者下属的各单位设置某种模拟状态下的异常情形,以此考验相应的部门在突发极端情况来袭之时,如何进行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合理调度来克服这个设想中的危机。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压力测试,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更方便更高效地让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培养能力,和形成预案。比如在金融部门,“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主观想象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假设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异常的市场变化,然后测试该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这些关键市场变量突变的压力下的表现状况,看其是否能经受得起这种市场的突变。”[1]在容不得丝毫马虎的国防领域,压力测试以及类似的机制更是经常的被使用,比如突击检查,战备值班,和许多模拟实战的紧急拉练等,目的就在于发现部队备战的现实状态。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湖北省和武汉市诸多应对不利之处已经被发现。由于没有有效的压力测试机制的帮助,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疫情突发状况,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管理部门前期防控工作基本上是被动应付,大多是面对恶化的局势束手无策,许久之后相对有效的措施才姗姗来迟。例如湖北省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捐献物资通过当地红十字会来分发,却对当地红十字会根本没有大批物资组织与分发的经验与能力的情况估计不足。又如将不同病情危重程度的病人长期混处在同一医院,直到医院爆满许久之后才想到利用方舱医院的模式来按危重程度分流病人。疫情防控过程中其他方面的状况还有很多。假如湖北省有行之有效的压力测试机制,对于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做过此类的压力测试模拟的话,许多当下面对的问题将在压力测试中充分暴露出来,从而令管理部门有充足的时间酝酿及完善合理的应对方案。

痛定思痛,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基本结束之后,湖北省及武汉市可以先行进行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的创制,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但不限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压力测试机制,通过地方性立法制度化的固定下来,从而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上先行一步,冀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府治理方案。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殷切的呼吁之中,各级管理部门不断探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着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资源的错配,即对于我们实际上治理能力已经相当不错的地方继续加大资源的投入,而对于治理能力有短板的地方却疏于投入。相信管理部门的初衷并不是要故意忽视那些短板和弱项,只是在长久形成的行为定势之中,管理者由于不清楚各公共部门对于大众利益影响的轻重缓急,只好在资源分配上萧归曹随而已。但通过压力测试,我们可以让各个公共部门治理能力的短板充分暴露,并在之后的盘点与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重点弥补短板。自然在压力测试的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种种想方设法占便宜的欺诈现象,譬如故意在压力测试中垫底来为本部门谋取更多的资源,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我们可以参考军队以及金融业已经相当成熟的施行压力测试的各种方法。


本文作者:周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1]摘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E%8B%E5%8A%9B%E6%B5%8B%E8%AF%95/10029152#ref_[1]_1****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