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各种防控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行。从各项数据结果来看,前一阶段的防控措施已初见成效,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疫情是暂时的,但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思考和经验是长期的、深远的,我们在对打赢这场战役充满信心的同时,还应开始积极反思和复盘。针对本次疫情中出现的一系列热点话题,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于2月24日采访了公共管理学者杨立华教授,请他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业解读。
发布者: 时间:2020-03-02 13:27:13 浏览:
【202004】抗疫专题三:杨立华 | 社区是国家疫情防控的堡垒
本期话题:社区作为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您认为社区在下一步疫情防控中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社区的作用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次疫情防控给我们基层社会和社区治理提出了诸多挑战。前几天,我就此专门写了一个报告。当然,社区在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中仍然要发挥关键作用。具体而言,社区应发挥以下作用:
1.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层和基本单元。
现在大家所说的社区,在行政文件中,在城市中一般是和居委会联系在一起的,可能包括好几个小区;在农村,则往往和村、生产大队等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要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在城市中还可以把社区进一步划分为更为细化的小区、片区、楼宇等。疫情防控工作尤其要以小区或楼宇为单位,做好社区人员流动管控。
2.社区是疫情防控的自我管理单元。
现在全国各地疫情防控,都在强调社区的功能,但是说实话,社区的管理者就那么点人,即使加上调派下来的下沉干部,人数也不多,但是工作却很多。我知道很多地方的街道和社区干部都全员停休很长时间了,大家都很累。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还免不了有漏洞,免不了出差错,免不了态度不那么好,方法不那么柔和,其实大家都很委屈,怎么办?在社会组织比较发达的地方,可以依赖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但是,我国很多地方,包括北京,社会组织的发展还相对迟缓,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发动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如果我们把社区居民调动起来,加强自我管理,很多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做的事,其实都不需要了。同时,还可以号召社区志愿者参与管理,自愿报名不多的时候,甚至可以实行社区居民轮流参与管理,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办法可以有很多,就是要敢想、敢闯、敢试,还要真抓实干。
3. 社区是疫情防控中至关重要的生活保障单元。
尤其在很多地方,小区封闭管理比较严格,这就需要社区帮助大家解决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社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包括组织附近商场定点送菜、组织网络快递点等等。特别地,对一些生活需要照料的老人、病人等,还有这段时间生活受影响比较大的、有困难的居民等,社区都要帮助解决。
4.社区是疫情防控中的居民共同体单元。
社区的功能不是简单把大家聚集起来,仅仅生活在一起,社区还必须是一个居民共同体。尤其在这个时候,更要积极发挥共同体的作用。既然是一个共同体,除了上面提到的生活保障功能外,社区还必须提供其他服务,诸如加强居民沟通、调解家庭矛盾、关注居民身体健康、疏导居民心理压力、帮助困难家庭进行幼儿抚育、帮助照看老人、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加强社区认同等各种软性服务。所有这些,社区都有责任。在当前,受疫情影响,大家面对面交流和聚集性活动大大减少,有一些如上的传统服务形式可能暂时行不通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可以利用微信、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提供新式服务。我的基本观点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社区能想、敢想,就一定能做到,而且还能做得很好。同时,我也建议大家,积极建立和实体小区相类似的诸如“微信小区”、“微信社区”、“微信大家庭”以及“网络小区”、“网络社区”、“网络大家庭”等虚拟社区,通过这样的社区展开活动,不仅能解决当前面临的很多问题,还能形成新的社区网络文化,加强新的社区认同。
5.社区也是疫情防控中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前沿阵地。
疫情和疫情防控给我们的生活带了极大影响,在这个时候,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基本条件,况且疫情和疫情防控本身也带来了一些对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新的情形下,社区必须扮演起积极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前沿阵地,通过各种宣传和防护,既要防止社区和社区居民卷入和参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也要防止社区和社区居民成为一些违法犯罪活动的受害者。此外,社区还必须主动承担起其他各种维护社区和社会安全与稳定的责任和工作。
(稿件编辑:姚媛媛)
本文专家:杨立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