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专家视点

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什么说“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怎么来的、怎样打破?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怎样的新图景?近日,长江日报求知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燕继荣教授。

发布者:  时间:2023-02-23 14:33:06  浏览:

【202303】燕继荣 | 现代化≠西方化

注:本文原载于《长江日报》,2023年2月22日。

现代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不能与某个国家或地域捆绑在一起

求知: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认为,现代化等于西方化?

燕继荣:现代化最早起源于欧洲,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之后逐渐向世界各国推开,从欧洲转入美洲再到亚洲,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往前推进。中国人最早对现代化的认知和感受,就来自西洋文明的工业制造。最早接触的西洋产品被认定为是西洋人的“奇技淫巧”,之后看到的是“坚船利炮”。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们把西洋化的东西(产品、生活方式、时尚等)看成是“摩登”,就是和传统很不相同的“现代化”。一直到今天,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本身被认为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而工业化最早是从西方开始的,所以大家很容易把现代化与西方化等同起来。

一个客观事实是,工业化是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的,但是发展到“现代化”已经全球化了的今天,它已经成为全球普遍进展的趋势和过程。在现代化过程当中,各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验。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现代化首先发生在西方-欧洲-英国,但是从本质上说,现代化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世界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全面变革。把这样深刻的变革简化为一个地域属性特别明显的概念,容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区。国际学术界早有人反对用“西方化”定义“现代化”。要承认“现代化”首先开端于西方,但今天,世易时移,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社会生活方式,其实不过是他们基于自身历史传统所形成的经验而已。现代化被全球推广以后,大家在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它并不是一个西化的过程,它还包含着自身传统文化的保留、创造性再转化等等。今天如果再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就变成了一种刻舟求剑的错误认知。同时应当看到,首先发生于西方的现代化是一个逐渐推广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面临很多问题,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并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比如,现代化(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也带来现代城市文明,以及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其他类型的问题,比如为了追求财富快速增长,“圈地运动”、农村凋敝、企业资本急剧扩张,控制和调整不力会导致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分化、劳工生活窘迫等问题。这些应该都是早期现代化导致的结果,今天人们也在不断修正。包括西方一些老牌现代化国家,从最早不关注环境,到今天很看重环境;从最早不保护劳工,造成劳资关系紧张,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到对劳动的各种保护和保障……所以,现代化发展到今天,是一个不断升级演进的过程,它并非一个固定的模式。

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迷思意味着,不要把一个全球普遍现象、世界发展趋势或人类文明形态和最早开始的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域捆绑在一起;不要把这个现象形成或发展过程中某一个国家的经验视为全球唯一的方式和版本,更不能把它当做世界唯一的标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有自己的路径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求知: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有什么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燕继荣:对于现代化发展路径,需要辩证地看待,其中有一些本质内容具有共性,比如,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商业文明、城市生活和城市化等等。

现代化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谁都希望不只依赖老天吃饭,不只凭借自然资源生存,大家都想追求现代化生活,所以制造业取代了游牧业和种植业。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但是,现代化的过程,也会带来很多麻烦和问题,比如,发展制造业需要建大工厂,建大工厂需要投资,需要更多的空间;资本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利润,就可能导致污染排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加班加点忽视劳动者权益等问题。

同时,工业化依靠企业,企业带来人口流动和劳动力密集,人口集聚逐步形成城市。而城市又会吸纳人口,聚集容易造成公共交通拥堵、公共卫生问题,被刺激的公共需求,突显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短缺,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国家的办法并不一样。

中国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不是跟别人完全不同的模式;也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不可能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在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经验,包括与别人不太相同的路径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被认为属于中国特点的要素是基于中国自身国情客观形成的。比如,西方国家主要是在英语话语体系和宗教文化背景下开展现代化进程的,而我们是在中文语境和世俗文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文化上肯定有所不同。

再比如,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传统上信奉自发秩序,出现问题政府往往消极应对,问题的消化和解决主要靠民间力量;而我国主要靠党的领导、政府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西方以消极政府为主,而我们是积极政府,政府既要调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还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对于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也不同。现代化会带来利益分化,促成利益集团的产生,而利益集团争取影响公共政策,西方通常表现为两党政治、政党竞争。在中国,曾经也有多党政治,但最终结果是军阀混战、地方割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效避免了国家各种形式的分裂。

客观地说,现代化进程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不同国家的解决方式不同、呈现特点也不一样。谁的现代化更先进、版本更好?没有统一标准,每个国家都是基于自己的历史、现实、资源条件来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每个国家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都应受到尊重。

现代化是我国近代以来的国家民族梦想,中国共产党经过了100多年奋斗,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人民至上、改革开放为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经历过不同阶段的探索,时至今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五个方面概括其中国特色,包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特点的概括,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宣示。

共同丰富现代化经验是基本态度

求知:怎么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模式的关系?

燕继荣:现代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至少要有上百年的经历。一些西方国家从最早开始工业化以来,现代化进展了一两百年。

中国属于后发国家,我们开启现代化的进程比别人晚了一两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虽晚,但是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学习借鉴、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可以少走一点弯路,规避一些陷阱和危机。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认知误区,是要树立自我探索的勇气,主张开放融入是要坚持不断学习借鉴的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一种对人类多样性的主张,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交流互鉴的态度。我们也诚心诚意地了解、研究、借鉴别国的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并非要取代西方现代化,我们从不认为,西方现代化一塌糊涂。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照搬别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因为各国的现代化都是在一些客观情况下,结合自己国情,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们不“输出”我们的模式,也不会要求别人“复制”中国的做法,各美其美,共同丰富现代化经验,这应该是基本态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现代民主文明的高级版本

求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能否请您对此予以解读?

燕继荣: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代议制基础上的精英政治和大众政治互相较劲,博弈的结果左右着西方的民主选举。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具有深意,高举民主的大旗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可以被理解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民主是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结果,是全球共同的价值。民主和现代化一样,都是阻挡不住的客观趋势。民主的价值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制度化和法治化。古今中外,民主在人们的追求、推进中不断升级。

民主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演进,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精英统治、思想引领的世界秩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方有的国家出现了“推特治国”,在网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基于过去传统的精英治理的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过去西方主要由所谓“社会精英”主导社会、控制舆论、发挥思想引领和文化领导权的作用,通过两党政治、政党竞争建立和维护政治秩序;今天,思想引领、文化领导正在被自媒体下的“注意力”政治所稀释。

长期以来,我们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今天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定义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定义表明,第一,我们不只是注重民主选举,还要注重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而且要在各个领域全面落实;第二,我们不仅追求民主,还要追求人民民主,而且是全过程的人民民主。通过这些过程,真正落实人民的民主。所以我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现代民主文明的高级版本。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基层治理、市域治理、国家治理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在民主治理、腐败治理、环境治理等方面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本文作者燕继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